APS是一種典型的工業軟件,具有實現制造資源優化配置的復雜控制邏輯。傳統上一般將其歸類為管理類型的軟件,近期頻繁接觸和深入了解了一些企業的APS需求,深刻的感覺到APS與工藝的融合將是必然的趨勢。
工藝是指勞動者利用各類生產工具對各種原材料、半成品進行加工或處理,最終使之成為成品的方法與過程。
(1)傳統的APS其實已經具有一些工藝上的體現。
比如APS最核心的組合優化思想,工藝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個可選的資源集合與其相對于這個可選集合必然是工藝上要滿足的,無論是從精度還是從規格角度。
比如在柔性工藝基礎之上的APS,這是對于工藝的一種靈活運用。所有的工藝分支或者說是工藝超越,都是建立在綜合考慮工藝可行性和資源沖突情況下的優化判斷。
比如對于具有聚合類特征的APS,必然要考慮到不同訂單所具有的材料耳機及工藝特點是否具有可聚合性,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實現一個合理的資源優化配置。
(2)但隨著APS的深入開展,在工藝上的體現將日漸豐富和厚重。
比如設備的工藝參數具有柔性可調的情況下,不管是出于提升節拍追求趕工的考慮,還是出于平穩生產(切換轉變沒有意義的情況)的考慮,或者注意對于對于高質量產品生產效果的考慮,都對APS提出了資源配置和工藝參數設定的關聯要求。
比如在APS當中考慮刀具的磨損情況,不管是出于工藝參數的平穩變化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壽命的考慮,還是減少換刀方面的一些考慮,都需要將刀具因素納入到考慮范疇之內。
比如考慮配合作業因素的APS,甚至需要將最大成功概率的選配分析納入到事業范疇,這樣才能夠保證選配作業的合理組合。
比如具有工藝偏差分析特點的APS,尤其是任何一個作業的實際結果,將決定后續的工藝步驟或分支選擇或者說資源的選擇,在動態調入當中尤其需要進行考慮。
比如基于軟件定義控制的APS類型,工藝參數及其執行過程當中的活動將緊密的耦合而不分彼此。
…………………………
不管是供應商定位還是企業選型,行業或者細分領域的工藝特點是最具有辨識度的,也是工業軟件產品發展最應該對標和體現的。行業或者行業之間當然是有很多共性的,但越是共性將越發的。脫離具體而實際的需求。 APS的發展也不例外必須下大功夫與工藝相融合。
一己之見,僅供參考。
作者信息:王愛民,工作于北京理工大學數字化制造研究所,長期專注從事APS技術研究、系統開發與實施應用。
筆者公眾號:智能制造隨筆,歡迎關注。
歡迎交流討論,探討合作。
微信號:TimePatient